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历史沿革 > 正文

他们的奋进坚韧是乡村最美的光

发布时间:2021-09-03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关岭自治县花江镇:石头缝里的“常青树”

  4月的最后几天,天气毫无预兆地开始转晴。猛烈的日头挂在上空,把距离北盘江不远的这片山坡炙烤得滚烫。远处的山坡还有石漠化的痕迹,裸露的岩石在阳光下显得尤其刺眼。眼前这片土地显然经过人为整合,岩石被打碎垒出层层阶梯,每一级阶梯都被褐色的泥土填满,密集的花椒树林织成一张巨大的墨绿色地毯铺在山坡上,让这片石头山显出生气。

  一顶草帽在树荫下灵巧地穿梭。草帽的主人显然对这片山坡的地势了如指掌,浑身带刺的花椒树也并不会给他造成麻烦。这草帽在林间一处隐秘的地方停下,几秒钟后,那片花椒林上方的喷灌系统便开始下起“小雨”。

  这顶草帽已经磨出了毛边,顶上用布打了个补丁,虽然有些破旧,曾德春却没想过换一顶新的。比起草帽,他更关心今年的花椒市场。去年市场不景气,辛苦一年下来挣了30多万元,这在他20多年的种植经验里并不算个好价钱,今年,他提前打探了一下市场,要是目前的价格能稳住,一年40万元那是没有问题的。

  花江镇坝上村如今成了曾德春的“聚宝盆”,而20年前,他却拼了命地想要逃离这个地方。

  这是关岭县城西南面45公里开外的北盘江与打邦河交岔三角地带,早在20世纪90年代起就受到全国关注。这里原为板贵乡,后与花江镇合并为新的花江镇,全镇土地石漠化程度达80%左右,当地人曾戏称这里为“恶落斯”——恶劣的生存环境、落后的经济面貌、寸草不生的喀斯特地貌。这里之所以长期受到关注,正是因为20多年前的板贵人一代接着一代,见缝插针地在石缝里种植花椒树、经果林,整合土地搞科学种植,修建小水窖,打破生存之困,也留下了影响至今的“板贵精神”。

  20世纪90年代初,曾德春用在外打工积攒的钱换来近20头牛,养肥后赶到交易市场售卖。此时,板贵乡已开始全面推广“坡改梯”工程,广泛种植花椒树,曾德春见花椒收益不错,便也投入到种植中来。

  一晃10多年过去,花椒树收成逐年降低,不少人便砍掉花椒树,重新种起了粮食。曾德春感到难以割舍,苦心经营了10多年的产业,哪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曾德春固执地守着那些老树,同时又补种了一些新苗。正当他焦头烂额之时,2015年,一名前来收购花椒时在他家歇脚的重庆客商帮了个大忙。重庆人不仅是吃花椒的行家,也是种花椒的能手,这名重庆客商去曾德春的花椒林里看了一圈,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这种管理方法也太粗放了吧?你跟我去重庆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你的树这么快就老了。”客商的一句话让曾德春醍醐灌顶,种植花椒这么多年,竟很少到外面去学过技术,原来这里的人们一直以来都在用最原始的方法靠天吃饭!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一支外出考察的队伍浩浩荡荡去往重庆市江津区。走进那里的花椒地时,曾德春差点惊掉了下巴。无论春夏秋冬,这里的花椒树都长满绿叶,那些花椒树竟然只有一人多高,树枝并不粗壮,却覆满了成团的花椒,青色的花椒颗粒饱满,圆头圆脑的样子十分讨喜。让花椒树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这是怎么做到的?重庆的种植户大方地分享了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施肥、修枝、矮化。

  在同村人还在对这种花椒管护技术将信将疑时,曾德春已经毫不犹豫地下了决心,他向花江镇政府的同行人员表态:“我先来试,试成功了就带着大家一起干!”

  曾德春言出必行。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花椒地里忙个不停,他用几十株花椒树来做实验,研究肥料、修剪枝叶,精心呵护一年后,这几十株花椒树长得无比健康,比起那些沧桑的老树,简直像个精力充沛的“青年”。村里的人们纷纷效仿,迅速推广管护技术的曾德春也成了村民当中的“技术指导员”。

  每到收获的季节,每亩花椒地的产量猛涨至近500公斤。村民们的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有了底气,大家便想再深挖一下花椒的价值。

  一公斤新鲜花椒的价格大约在30元左右,加工制成干花椒后,一公斤能卖出150元以上的好价钱。曾德春所在的这个村民小组算好这笔账后,便自发组织起来共同出资修了一个加工厂,给这些花椒种植户们多拓展了一条挣钱的路子。

  每到收花椒的季节,花江镇坝上村总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掌握了改良技术后的种植户们,不再像以前一样爬上梯子费劲地采摘花椒,而是用锯子大刀阔斧地将挂满花椒的树枝锯下,再运到工厂去烘干,取下花椒籽,剩下的树枝通常都被烧掉,再埋进土里当作天然肥料。直到有一天,又是一位重庆来的商人敲响了曾德春家的门,这次收购让曾德春很意外,他是来收花椒树枝的。

  “这树枝拿来也有用?”曾德春按捺不住好奇。

  “用处大了!”这位重庆商人神秘兮兮地说,“这花椒树枝是做无烟炭的好材料。”

  曾德春又开始攒钱了,他计划今年挣了钱就把制炭厂建起来。

  时代的脚步太快,曾德春明显感受到自己快要跟不上这瞬息万变的节奏,幸好他还有一个好帮手。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儿子决定参与到家里的花椒生意上,父亲负责种植,他则负责跑市场。“现在我们搞了70亩地,种花椒事情多,市场起伏又大,他学到的新东西用在搞市场上一点都不浪费。”曾德春如是说。

  立夏,再过一个多月,那片装了喷灌系统的花椒就能率先上市,曾德春和儿子越发忙碌起来。烈日当空,干了一上午活儿的曾德春在路边的一棵花椒树下坐下,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农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他用关节粗大的双手摆弄着打了补丁的草帽,心里好像在盘算着什么,自言自语道:“今年价格稳得住的话,制炭厂就有希望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456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