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代表建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孩子教育是家庭的头等大事!”近日,家住贵阳市云岩区亨特萃山国际小区的王先生正在忙着四处看房子,只因孩子即将上小学,他想为孩子选择一个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房。
当前,群众的教育需求正在由“有学上”向“上好学”加速转变。“为孩子上学买房”是学龄儿童家长的普遍选择,“选房”的本质是选择房子背后的教育资源,关系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问题。
针对区域、城乡、学校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以及乡村学校生源减少、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发展的建议》等系列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办理落实,有力推动全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让农村孩子“上好学”
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农村孩子平等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
“农村学校虽已实现百兆光纤网络入校进班,但网络使用费偏高,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学生人数少,生均公用经费少。建议出台网络保障和扶持政策,切实提高网络运营商为学校提速降费的积极性。”省人大代表蔡昆在《关于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中提出。
“省级财政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省教育厅答复说,2024年(截至4月),安排各地学前教育发展扩大资源资金15亿元、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51.75亿元、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18.80亿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6.32亿元,各地可统筹上述相关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答复显示,贵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执行国家基准定额标准(小学720元/人/年,初中940元/人/年,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300元/人/年标准增加补助),并按在校生人数测算细分到校,主要用于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等方面支出。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补齐农村短板是重中之重。”省教育厅答复余霞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建议》表示,各地继续不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积极通过教师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特别是边远薄弱中小学以及音体美、心理健康等紧缺学科教师的补充。
通过实施“特岗计划”,优先补充乡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已招聘13.5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的38.9%,有效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在此基础上,贵州在招聘中创新性实施地方“特岗计划”,专门招聘农村幼儿园教师。
同时,实施“三区支教计划”,每年全省选派160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乡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支教。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在全省每年遴选300名左右优秀离退休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推动职称评审政策向农村教师倾斜,符合相关条件的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申报评聘中小学一级或高级教师。
农村孩子上学,交通是个难点。对此,省人大代表梁吉银提出《关于普及农村学校校车接送学生的建议》。“构建起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校车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可持续的校车运营模式。”省教育厅答复显示,以县级统筹为主,以学生就近入学、公共交通满足入学、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等为主要解决方式的学生交通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下,先后出台了《贵州省校车服务方案》《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贵州省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陈小敏代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提出了《关于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建议》。省教育厅答复指出,贵州在入学保障上下功夫,每年3月和9月开学一周内,要求各地各校依托国家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发挥“大数据”作用,联合民政、公安等部门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排查,核准在校留守儿童信息,为提供关心关爱服务提供精准数据。同时,会同民政、乡镇、村(居)建立留守儿童数据共享及动态建档制度,确保每一名留守儿童纳入教育关爱范围,学校留守儿童建档率要达100%。
通过加强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联系帮扶制度,明确联系帮扶任务,规范联系帮扶程序,开展好适时的问询、谈心、家访等活动,积极响应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心理诉求,力避心理二次伤害。“下一步,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更多的未随父母在外省就读的适龄子女就读公办寄宿制学校。”省教育厅表示。
此外,推动补齐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代表们还提出了《关于支持解决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未实现全覆盖问题的建议》《关于调整学生资助政策的建议》等建议,推动学生资助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兑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有效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夯实县域教育发展根基
推进县域教育资源提质升级,缩小和中心城市的差距,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吴馨霞代表提出了《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省教育厅在答复中介绍了贵州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情况。
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进。先后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写入《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和“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组织编制《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规划进度表》,明确从2025至2034年全省88个县(市、区)迎接国家督导评估时间表、路线图。
将“每年支持2个以上的县(市、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整体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先后分三批次遴选了12个优质均衡创建县。对优质均衡创建县提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实施公办强校计划、落实教师“县管校聘”、健全教学常规制度、建立教研责任区等十项重点创建任务。
2023年,省级首次组织对优质均衡创建县开展四年级和八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初中物理)进行了全域监测,帮助优质均衡创建县找准办学质量差距和校际差异。此外,设立专项经费提升创建动力。逐步建立省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经费,2023年省级对每个优质均衡创建县专项支持3000万元,用于鼓励和支持各地探索实践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和经验。
“实施组团式帮扶”成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的重要方式。全省66个连片贫困县2632所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与东部协作帮扶城市优质学校结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积极挖掘和发动省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组团式帮扶行动,省教育厅牵头组织贵阳市第十八中学帮扶威宁自治县迤那二中、省府路小学帮扶威宁自治县石门小学、南明小学帮扶从江县大歹小学,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短期教育资源不足与长期可能过剩之间的关系,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布局与人口规模结构分布均衡协调配置。”6月25日,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5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协调配置的指导意见》,把“义务教育突出城乡均衡协调配置”作为重点工作推进。
“政府出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协调配置的政策,自己提出的建议有了实质性的成果,感到十分振奋。”姚华杰代表看到自己提出的《关于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县城教育资源学位紧缺的建议》有了政策回应,对今后围绕教育领域履行代表职责更有信心。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所在。”省教育厅答复余霞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建议》说,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质量中国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根据答复,贵州常态化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对辖区内中小学校进行科学规划设置,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办学质量、教师数量等综合因素,建立以区域内优质校(强校)为引领、薄弱学校为发展重点的学区集团化模式,为跨校竞聘打好基础。
同时,继续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对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校长和教师,采取定期交流、指导性交流、跨校竞聘、校际协作交流、对口支援、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乡镇(片区)学校走教等形式完善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县域内交流轮岗。
“始终高度重视全省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工作,科学统筹优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一体化配置,加强城市地区普通高中建设。”省教育厅答复陈明莉代表提出的《关于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发展的建议》时表示。
省教育厅组织各地对当前及未来五年基础教育学位供需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对全省教育资源布局及2023—2027年学位供需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起草的《关于切实加强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协调配置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协调配置的原则要求和具体措施。目前,该指导意见已由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
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中小学生精神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正视学生的“心”事,不仅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增强教师的幸福教育,让幸福的老师教出幸福的学生;高质量配齐、配足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全省统一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及时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余玉红代表着眼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关于多举措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办优质均衡教育的建议》。
省教育厅答复显示,今年4月19日,由省教育厅代拟,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持续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加快构建学校心理健康管理体系。4月24日,印发《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大中小学校“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首次覆盖全省大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建立心理健康分级管理体系。”省教育厅表示,指导学校重点关注考试季、毕业季、就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关注针对低收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离异家庭子女等重点人群,每月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重点排查工作,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关注学生指导学校按照“一人一档”“一生一策”要求制定干预措施并及时施策。
硬件设施方面,要求中小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标准和要求,独立配备心理辅导室。学校要按照专业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建设标准,逐步配备心理沙盘室、心理宣泄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室。预计到2024年底,全省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有率100%;推进各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设,预计到2024年底,省、市级建成率100%。
“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省教育厅督促各地各校强化保障,确保2024年底全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有率100%,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率100%。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畅通职称评审渠道,保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岗工作稳定性。
“落实农村学校配备专业心理教师;普遍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普通教师具备一定开展心理教育基本能力;每学期联动城区专业心理咨询下到农村学校开展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1-2次心理排查活动。”杨婷代表提出的《关于关注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建议》同样得到省教育厅的重视。
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依托“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世界心理健康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引导系列活动,开展建立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高校结对帮扶县(市、区),省级示范高中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工作制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特色、重落实、见实效。同时,于今年9月起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双筛查双结合”工作。
学校通过心理平台线上筛查、教育教学日常观察、家访等线下筛查,发现处境不利学生;主动与社区对接,通过社区协同对学生家庭成长环境进行筛查,发现处境不利学生。结合线上测量、线下观察结果和学校社区筛查情况进行评估,及早形成预警名单对学生提供帮助。结合学校教育环境、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和医院治疗对学生进行帮助。
原文链接:https://www.gzrd.gov.cn/xwzx/rdjj/202412/t20241212_863507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