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时评 > 正文

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17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人大新闻网

  ——2024年11月26日在江西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 陈金印

  省人大常委会:

  为推动我省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省人大农委以“绿色兴农—农产品品牌和平台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现将活动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和平台建设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家庭增收、农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扎实开展2024年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推动农产品品牌和平台建设,省人大常委会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组织推进,4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活动方案,并由办公厅印发实施;5月24日,召开部署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小平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提要求。随后,组织3个调研组,分赴九江、景德镇、新余、鹰潭、赣州、上饶等地,深入14个县(市、区)、31个乡镇、29个村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访谈交流等方式,围绕农产品品牌标准建设、农产品品牌运营、市场营销、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扶持政策落实、人才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并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专家作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乡村振兴联系点和农民贴心人意见建议,为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增强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奠定基础。同时,将调研重点内容纳入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培训班、乡村振兴联系点负责人和农民贴心人培训班培训研讨内容,并加强与各设区的市人大农(工)委和省直相关部门的联系联动,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共同助推农产品品牌和平台建设。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品质提升和平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先后制定出台《江西农产品品牌策划总体方案》《江西“赣鄱正品”品牌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江西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发布《“赣鄱正品”品牌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赣出精品”品牌评价规范》等地方标准。2021年以来,省财政累计安排1.35亿元资金实施品牌奖励。

  (二)区域特色品牌持续壮大

  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进程加速推进,截止目前,全省打造50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江西绿色生态”品牌企业236家,认证“江西绿色生态”品牌产品285个,认证四批次360个“赣鄱正品”品牌。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庐山云雾茶、赣南茶油、婺源绿茶、狗牯脑茶等6件地理标志产品入围2024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百强榜单,入围数量全国第4,发布的品牌总价值达1153亿元,较去年增加46亿元。李渡酒首次入围轻工领域价值榜单。赣南脐橙、崇仁麻鸡、赣南茶油、泰和乌鸡、广昌白莲等5个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乐安竹笋、赣南脐橙、婺源绿茶、南丰蜜桔、狗牯脑茶等5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我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深做实“土特产”品质文章,着力打造区域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深入推进省部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的省级试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以市场倒逼标准、以标准恒定品质、以品质固化市场的优质优价工作机制,推动我省优质特色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巩固提升。截至目前,建设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19个、居全国第2位,建设绿色直采基地36家(京东农场14家、盒马村9家、阿里巴巴直采基地12家、华润Ole'直采基地1家),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55个。

  (四)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我省大力推进“品牌+电商”“品牌+商超”“品牌+餐饮”发展战略,对接主流电商平台,以市场为引领,先后与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抖音集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举办“赣品网上行”阿里产销对接会、京东合作推介会、抖音电商木本油料扶持启动会等系列活动。在全国率先搭建省级农产品电商监测平台、商超餐饮对接平台,开展电商数据监测分析,形成监测报告,并向市县通报监测数据,充分调动市县发展农产品电商积极性。2021年以来,省财政累计安排1.91亿元,支持建设智慧农(牧、渔)场、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和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截至目前,我省共有925款优质农产品入驻高端商超,359款农产品入驻米其林、黑珍珠餐厅,94款农产品获深圳“圳品”认证。2023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00.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63.3%。2024年1-9月,全省农产品电商零售额207.91亿元,同比增长50.7%。

  三、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品牌和平台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品牌弱小散的状况仍没有改变,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品牌规划统筹不够

  一是品牌建设“政出多门”。现有的各区域品牌在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各自为政、资源分散、交叉重复、认定模式不一等现状,缺乏统一权威、叫得响、代表江西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品牌同质化严重。农产品品牌培育引导和整合不够,同一区域同一产品如稻米、禽蛋、果蔬等存在“一品多牌”、恶性竞争、产品价值区间被压缩的现象,部分品牌定位模糊,缺少差异化,市场辨识度不高。我省主推的“四绿一红”五个茶叶品牌和“7+2”九个稻米品牌的特色化定位不够精准,产品特性和品牌内涵难以识别。

  (二)品牌管理维护不到位

  一是品牌维护不到位。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申请到商标和区域公用品牌后,对品牌培育、策划和市场推广不够,品牌经济效益不显著。如,部分企业获得“两品一标”认证之后不注重品牌提升,认证证书出现闲置或失效现象。二是品牌监管不到位。各地已获批的区域公用品牌存在“泛用”和未经授权“滥用”现象,个别农产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损害品牌形象。如,存在外省脐橙进入赣州贴牌“赣南脐橙”品牌销售现象。三是品牌宣传不到位。我省在品牌打造资源分配上,重视觉包装、轻营销策划,重会展和线下活动、轻线上推广,大量资金投入“广告语”“视觉形象”“广告发布”,营销策划和新媒体推广费用偏少。

  (三)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一是农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农民日报社发布的《2023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名单》中,我省仅有7家,除双胞胎集团排名靠前外,其他排名均靠后。2024年我省省级(培育)产业集群142个,其中农业类集群仅6个,占4.2%。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数量少、水平不高。全省105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中,精深加工企业161家,占比仅15.2%。2023年江西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百强榜”名单中,精深加工产品仅占21%;已认定的360个“赣鄱正品”产品中,精深加工产品仅占9.2%。我省很多农产品往往以原料的形式供应其他知名品牌,如,有的茶叶产品,以销售浙江地区为主,贴牌当地白茶品牌以提高产品价格。

  (四)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是本土涉农电商平台竞争力不强。我省缺少规模较大的领军型电商企业,平台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社会影响力和消费者认知度比较低。二是销售网络不完善。根据省农产品网络零售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我省农产品销售网络化程度不高,大多数都是通过线下交易进入外地市场。部分农户反映,物流体系不完善、成本高以及电商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平台作用发挥。三是产销衔接脱节。农产品“卖难”和“买难”并存的现象仍然存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小农户“产不出”适合在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我省向市场推介具有品牌美誉度的农产品也相对匮乏。

  四、意见建议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农产品品牌和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品牌农业。

  (一)加大整合力度

  加强省级层面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建立省级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和指导。健全农业品牌建设相关部门联席会议、产品标准互信互认等制度,有效整合扶持资源。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对一批品牌建设成绩突出的区域公用品牌及企业产品品牌给予奖补政策,支持其品牌建设主体加大品牌宣传及市场开拓力度;整合农业产业项目扶持资金,重点向优势品牌经营主体倾斜;创新金融支持。三是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省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农产品品牌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参与农产品相关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加快品牌标准推广实施。四是加强品牌管理。建立健全江西省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加大农产品品牌保护力度,加强农产品品牌认证、监管、退出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健全品牌农产品追溯体系,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五是夯实法治保障。将品牌培育管理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有效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让品牌保护更有力、更高效。

  (二)打造特色品牌

  江西素有“江南粮仓”“鱼米之乡”美誉,拥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及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要加快推进品牌强农,不断扩大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一是突出绿色生态。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必须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富硒牌”“地标牌”,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农产品品牌优势。二是突出农耕文明发源地。江西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相关稻作文化、茶文化、农业景观文化等已入选中国、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应将特色文化融入农产品品牌内涵。三是突出文化传承。据统计,江西历代“贡字号”农产品68个,“中华老字号”农产品34个,要坚持守正创新,从文化积淀、民间口碑、产品传承与创新角度出发,开展保护提升行动,让“贡字号”“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再创辉煌。

  (三)壮大龙头企业

  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全面落实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推动雏鹰型、成长型、领军型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一是对外精准招商。聚焦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茶叶、中药材七大主导产业,招大引强,从全国头部企业名单、榜单中建立目标企业清单,借助头部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品牌营销渠道等资源,提升我省特色农产品声誉。二是对内重点扶持。对我省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扶持,引导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龙头企业代表性品牌。针对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强化金融资源倾斜。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合理分享品牌溢价。

  (四)强化平台建设

  农产品产销环节的高效衔接与融合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构建农产品综合产销一体化平台,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推进平台体系建设。构建江西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平台体系,做大做强我省农产品电商平台“赣农宝”,持续深化与高端商超餐饮平台的对接,强化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精准对接大中城市目标市场和重要旅游市场,进一步畅通流通链、供应链,促进产销精准衔接。二是加大平台宣传力度。精选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平台宣传突破点,加强与国家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深度合作,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传播江西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和故事。三是大力培育电商人才。进一步支持各地培养一批电商技能人才,组建电商人才指导服务团队,完善电商技能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创业实践平台,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政策机制。

  


原文链接:https://jxrd.jxnews.com.cn/system/2024/12/16/0207309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