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立法工作 > 正文

2024年广东省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举行“小切口”立法精准管用 创新区域协同立法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06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人大网

  12月3日,2024年广东省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汕尾举行。现场,各地人大围绕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小切口”立法、区域协同立法等交流经验、分享做法。

  “小切口”破解问题

  聚焦“小切口”,破解“大问题”。广东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制定了一批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的地方性法规。

  在茂名,化橘红的种植面积超过13万亩,2023年全产业链年产值约102亿元。但同时,化橘红产业也存在产品质量标准不规范不统一、品牌效应不强、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茂名人大聚焦化橘红的保护和发展,推进《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小切口”立法,对化橘红产业进行全链条保护、全过程监管,助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

  “小切口”立法不仅能为产业发展赋能,还能在保护人民安全等方面发挥大作用。

  地处粤东北山区的河源,暴雨灾害频发。河源人大以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作为“小切口”,推进《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立法。数据显示,该《条例》自2023年施行以来,河源共遭受29次强降雨和5次台风环流影响,全市启动应急响应29次,提前紧急转移群众6.67万人次,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在珠三角地区,珠海人大则以“小切口”立法护航大湾区建设。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合作区首批“小切口”专项法规——《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技术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药品零售单位执业备案管理规定》,为澳门医疗人员、药学技术人员在合作区便捷有序执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两部法规自2023年8月实施以来,已有16名澳门医疗人员完成执业注册和获发执业证书,并在合作区医疗机构跨境执业;有71名澳门居民在合作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系统注册账号并开展岗前培训学习。

  “真管用”落地见效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何让立法“真管用”?各地人大相关负责同志分享立法“秘诀”和实施成效。

  骑楼民居、门楼宗祠、工业遗产……为保护这些老建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小切口”、力求“真管用”,制定出台《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立法过程中,广州人大先后前往9个区的29个点开展调研,召开20余场座谈会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同时,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联络站与群众沟通交流,还利用智慧立法系统和“i履职”小程序收集各界意见。

  通过立法调研听取民声、立法协商汇集民智,该《规定》通过制度设计解决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中的难题。数据显示:自2023年7月《规定》施行以来,广州各区成立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摸查家底,实施传统风貌建筑认定、挂牌、巡查、宣传等基础性保护工作。目前,广州全市已公布认定的传统风貌建筑合计1291处。

  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圳人大交上了一份“平安”立法答卷:制定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引导全社会树立“非诉优先”的理念。该《条例》颁布施行后,深圳法院诉前化解纠纷数量明显上升,各类调解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深圳全市累计成立人民调解组织1095个,每年调解纠纷10万宗左右,调解成功率高达97%;成立商事调解组织累计27个,在册商事调解员已达1963名,累计调解商事案件24万余件,涉及金额约74.82亿元。

  “有特色”促进发展

  遮阳伞下,游客惬意地喝着咖啡、吹着海风;榕树下的浓荫里,当地村民正在表演渔歌……走进汕尾市城区长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彰显蓬勃活力。这背后,离不开法治护航。

  “我们制定了《汕尾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条例》,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加强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经营、治理的法规制度供给。”汕尾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林坤明说道。该《条例》实施以来,汕尾高标准打造了10个乡村振兴“连线成片”示范片区,片区及周边城乡发展旧貌换新颜。

  这只是汕尾人大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立法的一个生动实践。据了解,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一年一办法”,出台《汕尾市农村建房条例》,推进《汕尾市乡村绿美条例》立法工作等,打造具有汕尾特色的和美乡村地方性法规。

  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所在。广东各地人大因地制宜,制定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规,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汕头开展科技创新条例立法,以法治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东莞制定出台全国首部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地方性法规,探索保护生态环境与服务经济发展的法治最大公约数;江门在全国首创专题为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立法,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潮州制定文化旅游促进条例,用法治护航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云浮出台全省首部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地方性法规,促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探协同”同向发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这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区域协同立法机制。

  近年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广州、佛山两市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以协同立法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潮剧保护协同立法;汕头、佛山、江门、梅州、潮州五市积极参与“1+N”省市粤菜协同立法。

  “潮州参与的两项协同立法项目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成效。”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庄朝惠介绍,近年来,潮州不断拓展协同立法合作空间。目前,潮州市已签订汕潮揭、梅潮两份协同立法协议,与福建省漳州市的合作协议也将于近期签订。

  据介绍,下一步,潮州将推动协同立法协议的落实,邀请兄弟城市开展韩江水环境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海洋经济、潮州音乐保护四项跨区域协同立法调研活动。同时,还将探索创新协同立法的方式,探索“条例+决定”“决定+决定”的方式,解决区域间立法需求不同、立法进度不同而产生的“难以协同”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s://www.gdpc.gov.cn/gdrdw/rdlz/lfgz/content/post_2326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