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进家站 答好赋能基层治理“关键题”
原标题:人大代表进家站 答好赋能基层治理“关键题”
这些年,遍布全市的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都挺忙。
从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到征集市区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议题;从听取城市更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的立法建议,到“双减”、院前医疗急救等执法检查组来找问题、听诉求……在这里,反映大事小情的市民群众,耐心倾听的人大代表和答疑解惑的政府部门,通过一场场直接见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宏大叙事增添了更多“烟火气”,也与接诉即办同向发力,帮助群众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共同作答赋能基层治理的“关键题”。
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更是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代表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
规范化、全覆盖建好家站只是开始,常态化、有活力的用好家站,充分发挥制度效能,才是关键。
人大代表带着立法监督议题来到代表家站听建议、解难题,让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直通决策过程,同时凝练履职议题,形成高质量的建议转交政府部门办理。自上而下的“聚民意”“聚民智”和自下而上的提问题提诉求在代表家站实现了双向互动。
规范化建好用好家站
代表依法履职有平台有载体
“积极服务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是市人大常委会为代表家站划定的职能定位,背后靠的是高标准、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和依法有序、充满活力的履职活动。
加强顶层设计,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全市代表家站的规范化建设。
本着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就近就便的原则,如今,全市各区在街道、乡镇设立代表之家345个,在社区、村和选区设立代表联络站2590个,1.6万多名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家站,实现了行政区域全覆盖。
东城区建立“四个定期”活动机制,确保家站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密云区提出“五个有、五公开、五到位和五定期”来完善建设和开展活动,切实把家站阵地筑牢用好;大兴区为每个镇街配备专职人大工作人员,确保每个“家”有负责人,每个“站”有站长……
为了离群众再近一点,很多区不仅将家站建在街镇、村居、社区,还向企业、园区、楼宇和商场延伸,一些联系点干脆建在代表的工作地或居住地。
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只有活动常有、代表常在、群众常来,才能真正打通“桥”、连上“心”。
如今,代表进家站的活动也更加制度化。结合北京城市“大基层”特点,全市各级人大积极探索“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的闭会期间履职制度,即代表每月带着市、区人大立法监督议题“进站”联系群众、听取意见,每季度带着问题“回家”学习充电、提升能力,每年带着履职成绩单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接受监督,代表进“站”入“家”,让各种利益诉求竞相表达,进而合理平衡,最终取得民意“最大公约数”。
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打通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
遍布全市街道乡镇的代表家站,不仅为代表履职提供了阵地,为群众“沉浸式”民主参与提供了平台,也成为密切“两个联系”的有力抓手。
从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制定修订开始,凡是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法规草案都开始走进代表家站,全方位听取立法建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执法检查中,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走进家站,征求了六千余位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如今,人大代表进家站察民情、听民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各级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
以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各区人大,街工委、乡镇人大各展所长,不断催生出密切联系群众的新经验。
在大兴区瀛海镇的代表联络站,一块人大代表“亮身份”的公示板格外引人注目。展板上,除了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的姓名、职务、照片、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居民还能直接扫描二维码,选择代表并线上提交问题,就会得到家站的回应。
在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家站“跑”进社区成了代表履职常态。既是街道干部,也是家站联络员的段红艳从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得到灵感,将13个选区选出的25位区人大代表一一“编”进社区,形成了“街道工委书记负总责+24位代表与24个社区结对”的局面,推动人大代表进社区、近人民,确保群众的每一次诉求都能得到回应。
密云区深入开展“三级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不到一个月时间,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1130余人走访联系选民群众1.2万余人次,汇总形成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城市更新等方面共70余件人代会拟提意见建议。
代表们一次次走进家站,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中有效激发了履职的热情和动力,一场场热烈讨论也打破了人大工作的“神秘感”,法律程序与民意基础兼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可感可知。
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
与接诉即办共同跑出为民服务新速度
曾经,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立法时,通过全市代表家站平台征集立法意见,为这部“为民服务法”站稳人民立场、汇集民意民智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愈加完善而有活力的代表家站,与接诉即办改革互为补充、互相助力,共同将目光放在人民群众所思所盼之处,为民解忧、为民办事。
在当选顺义区人大代表之前,绳桂玲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社区工作。同样是为群众解难题,人大代表和社区书记两个身份,有什么不同?
“自从有了12345,大家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加畅通了,如果代表建议还总是提哪个地段的路灯不亮、哪个地方的信号灯缺失这些‘琐事’,含金量就没那么高了。”
和绳桂玲一样,不少代表工作在街道社区一线。在家站听到群众诉求为“未诉先办”提供了途径,垃圾桶设置不合理、私家车乱停、文化设施不够等问题,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为群众排忧解难。
同样,社区规划、路权归属、公交线路……这些单靠社区、街道解决不了的“要紧事”,就成了绳桂玲提出代表建议的履职议题。
正如绳桂玲所言,代表们走进家站积极履职、听取意见成为了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的有益补充,共性诉求、倾向性问题的办理也催使代表以更宽的视角、更高的站位,提出更加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在东城区东四街道代表家站,人大代表、居民代表、街道领导、责任规划师、物业经理、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给“美丽院落”改造出谋划策,擦亮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底色。
在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代表家站里的“人大代表在倾听”活动,把居民反映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办理清单、反馈清单,在推动爬楼机安装、便民终端机落地、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中回应着民生关切。
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在人大代表和代表家站努力下,锲而不舍推动破解管网改造难题,帮助224户500余名居民告别发黄饮用水。
从房前屋后的“身边事”,到公共服务的“大民生”,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与接诉即办工作互为助力,共同推动群众“急难愁盼”得到系统化解决,精治共治法治焕发新的活力。
原文链接:http://www.bjrd.gov.cn/zyfb/zdgz/dbgz/dbfc/202401/t20240115_35346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