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怒江乡村旅游领头雁郁伍林:愿乡村美如画旅游更红火
郁伍林,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乡村旅游达人,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荣誉”称号。
开创乡村旅游富民路
老姆登村,这个被誉为“云端上的村庄”,有着优美壮观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入选了“2014中国最美村镇”。
曾经,这里的绿水青山并没有变成乡亲们手中的财富。很长一段时间,老姆登村人在怒江两岸贫瘠零散的土地上从事着简单的农业生产,生活异常艰难。
1997年,到上海市务工的郁伍林,带着妻子鲁冰花回到老姆登,在一些来老姆登徒步旅游的背包客引导下,为一些游客提供住宿。
“游客在我家留宿后,会偷偷把钱塞到枕头边,还有人劝说我开一家民宿,在给更多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改善生活条件。”郁伍林说。
2001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郁伍林在自家的老房子旁边建起了只有8张床位的石棉瓦房,取名“怒苏哩农家乐”。
慢慢地,客栈在游客圈出了名,来客栈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在游客建议下,郁伍林用自己姓名的谐音把“怒苏哩农家乐”改名为“怒苏哩150客栈”。通过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引荐以及自己对民宿、客栈的细心钻研,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老姆登村,郁伍林的生意蒸蒸日上。
随着从业经验的日渐丰富和眼界的不断提高,郁伍林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促销上下功夫。除了住宿接待,他还发展出餐饮接待、民俗表演等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游客体验。并通过微博、微信宣传怒江的秀美山川和老姆登风土人情,吸引了大批网友关注,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老姆登成为怒江州的旅游网红地,山村迎来巨变,老姆登真正成为“人们喜欢来的地方”,发展出40多家农家乐、客栈、民宿,以前靠种苞谷、茶叶维生的老姆登村民,端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
“大家一起搞旅游”
“厕所、住宿要时时清扫,游客最讲究卫生了。吃的饭菜,取用当地食材,特别是早点,要以苦荞粑粑、土鸡蛋为主。”今年8月,老姆登又开了一家客栈,郁伍林从日常卫生保洁,到食材选择、制作,精心传授。
“一村子都是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是郁伍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随着老姆登村旅游业繁荣发展,作为村内第一个吃到乡村旅游红利、被乡亲们称为“旅游局长”的郁伍林来说,他的成功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向他“取经”,郁伍林都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介绍自家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客栈的选址到楼层设计,从内部装修到房间布局,从打扫卫生到整理房间,都是手把手教乡亲们,尽心尽力将身边群众带动到农家乐创业中,掀起全村发展旅游业脱贫的风潮。
“郁伍林,有一个游客住宿后,忘记了把买的东西带走,怎么办?”
“千方百计找到联系电话,我们邮寄给他。”
多年来,郁伍林团结带领村民,将怒族人民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孝老爱亲、行事向善的良好乡风融入乡村旅游业中。
去年开始,老姆登村开始进行网格化管理,郁伍林与农家乐、客栈经营者纷纷加入网格员行列,通过“怒江网格”app及时上报客栈情况,游客有什么需求时,可以直接扫客栈前台的网格员二维码,上面就会有当地负责民警及网格员的电话,任何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现在,村里的治安越来越好,小矛盾、小纠纷越来越少。”郁伍林说,老姆登旅游业靠一两个人是不能长久繁荣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把村容村貌改变好,环境卫生清理好,改善住宿饮食条件,传承发扬好民族传统文化,为旅游业的繁荣提供保障。
如今,这个人均耕地只有0.76亩,以前全靠种苞谷、茶叶维生的老姆登村,旅游业呈现几何式增长,相继建成了40多家乐、客栈、民宿,每年旅游业收入达700万元。曾经到处是土坯房草房的村落美丽蝶变,成为怒江州美丽乡村的样板。
琴弦声响游客来
“哦哦,哦得得,米勒玛沃哦得得,甲来玛沃哦得得。(大意为:噢,十分想念你呀,十分挂念你啊)” 竹篾楼下,炙热的火塘边,郁伍林吹起口弦,唱起怒族情歌。游客们或坐在木制小条凳上,或倚在种满兰花的围栏边,品高山云雾茶,吃当地人自炒的包谷花,把酒言欢,听民谣和当地民族音乐的碰撞,体验怒江大峡谷高山村寨夜晚独有的浪漫。
“很难见到这种非遗表演,很有特色,让我们大饱眼福。”江苏省摄影爱好者赵兰女士说,老姆登非遗展演活动,让她真切体验到怒江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作为一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郁伍林都去全国各地参加非遗“展演”,也渐渐明白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每年寒暑假,郁伍林都会在村里开办非遗教学班,教孩子们唱“哦得得”、跳“达比亚”舞。目前已传授了200多个怒族小孩和100个怒族村民学习非遗文化,村里的传统文化学习、展演气息越来越浓。
郁伍林认为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给游客提供“吃饭”“睡觉”那么简单。有民族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才有了魂。他在客栈内设怒族文化展示厅,展示以往的农耕用具,带领旅游从业人员,开展“非遗展演+篝火晚会”,表演怒族民族歌舞,培育本土传统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推动文、旅、农融合发展,让非遗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打造出新的乡村夜间经济,留住了游客,提高了旅客“在地文化”的感知和文化体验,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活化的路径。
“希望怒江乡村美如画,旅游更红火”。郁伍林说,现在,老姆登旅游从业人员人人会唱怒族民歌、会跳怒族舞蹈。未来,他将探索更多的非遗发展模式,让非遗在旅游业繁荣中绽放光彩,为更多乡亲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李寿华)
原文链接:http://www.ynrd.gov.cn/html/2023/daibiaofengcai_1115/248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