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动态 > 正文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

发布时间:2023-07-11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人大网

  (2023年6月1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产业发展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重大任务。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对此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快建设服务国家全局体现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正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四川是全国经济大省和国家战略大后方,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着力“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向现代化经济强省全面跃升。

  (二)主攻方向。锚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主攻方向,聚焦聚力实体经济攻坚突破,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好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推动韧链强群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化工业发展新格局;突出发挥军工大省优势,大力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进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做优做强,趟出一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突出创新驱动引领,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产业备份基地;突出能源、矿产等战略性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突出产业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国家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到2027年,制造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成效明显。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0%。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明显提升。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进一步擦亮,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程度明显提高。

  到2035年,制造强省、农业强省、服务业强省基本建成,形成一批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次产业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全面跃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体形成,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二、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

  (四)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六大万亿级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着眼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先进计算和存储等产业,拓展网络安全、智能传感器、柔性电子等领域,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提升先进电子材料、元器件的市场份额,加强工业软件攻关应用和关键设备研发生产,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提档升级。

  ——装备制造产业。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重点打造航空航天装备、清洁能源装备、动力电池、轨道交通装备四个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大飞机配套系统与部件、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培育航空整机产业及航空发动机等配套产业。发挥川藏铁路工程牵引作用,建设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工业母机和智能农机、节能环保等特色装备,提升装备制造基础工艺和零部件发展水平。加快“智慧+”“新能源+”先进装备示范应用。

  ——食品轻纺产业。着力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川酒品质和美誉度,提高全球市场份额。发展精制茶、预制菜、调味品、乳制品等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高端服装、智能家居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新型竹产业。开发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适老适幼产品、户外用品、母婴用品等。提升老字号品牌知名度,培育潮流新锐品牌。

  ——能源化工产业。积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夯实水电主体支撑地位,集中开发风能、太阳能和氢能,发展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和新型储能,推进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协同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高质量发展天然气(页岩气)化工,打造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持续提升石油化工、磷硫钛化工、盐氟硅化工、锂钾化工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高性能材料化工等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促进集中集约、绿色安全发展。

  ——先进材料产业。做精关键战略材料,进一步提高晶硅光伏、锂电等材料技术水平,加速规模化发展和材料应用推广步伐。做强先进基础材料,壮大新型合金、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材、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推进生物医用材料、先进碳材料、玄武岩纤维、铝基新材料产业化发展,布局前沿材料,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

  ——医药健康产业。聚焦医学、医疗、医药融合发展,实施医药健康重大专项,打造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实验动物、珍稀道地药材等重要资源支撑,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中药(民族药)、高端化学药及原料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核医药等特色优势领域,培育智能健康装备、特色健康产品、新型医药流通等新兴领域。推动创新药研制、认证和审评审批。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培育壮大医养、医美产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五)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中,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赛道产业争先竞速发展。

  ——人工智能。统筹数据、算力、算法,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硬件、开源开发框架等关键软件创新发展,积极攻克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推动应用场景建设,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生物技术。加快基因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临床急需的生物药研发,推进新型疫苗、基因检测、靶向制剂、合成生物等产品创制。推动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兽药等技术的创制与产业化,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

  ——卫星网络。建设天基智能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持火箭发动机、商业火箭和卫星制造,研发大型地理信息系统、高性能遥感数据自动化处理等软件,拓宽商业卫星在轨服务和卫星数据信息服务,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卫星互联网和卫星遥感应用示范。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大力培育核心企业,提高关键部件综合配套能力,壮大电机、电控、车载智能控制系统等细分领域。推动“车能路云”融合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有序开放路权,加大示范应用推广力度。

  ——无人机。研制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无人机及系列产品,建设高效运行的无人机管控体系和飞行服务系统,打造全国无人机产业高地。加强在大型物流、电力巡检、治安防控、应急救灾、农林植保、河湖管护等领域应用推广。

  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孵化,在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量子科技、太赫兹、元宇宙、深空深地、未来交通、生物芯片、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等领域谋划布局,加速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

  (六)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打造全省一体化算力调度中心,推动建设智算中心。支持建设西部地区数据灾备中心,做优做强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快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产业化发展,深化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一批高能级数字产业集聚区。推动工业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探索组建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培育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进产业园区、产业基地、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全覆盖行动,打造一批“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七)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及其支撑产业、应用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降碳三年攻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绿色产品认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探索构建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发展碳汇经济,探索建设绿色外贸示范区。建立以碳排放“双控”为导向的产业项目立项机制。支持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开展先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示范应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建设建筑强省。深入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持绿氢产业发展,加快“成渝氢走廊”建设。推进农业、服务业减碳降耗,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生活体系。

  三、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八)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建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开展“两业融合”试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培育服务型制造,支持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促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高品质、专业化定制物流。加强仓储、冷链、烘干等设施建设,培育产销冷链集配中心,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强化物流保障,大力引进培育龙头物流主体,健全高效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多措并举降低物流成本。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实施“金融+制造”工程,开展产融合作试点,发展金融科技,支持建设期货交割仓库,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提升消费外向度,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支持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和提升特色商圈、老字号、户外运动休闲等消费场景,打造一批特色美食地标城市,发展电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名牌建设,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国最美的生态名片大熊猫国家公园、世界最美的高海拔国家公园若尔盖湿地,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培育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稻城文化旅游新地标,推进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抓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积极发展工业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与影视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九)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锚定农业强省目标,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进种业振兴,做好良种选育和推广,打造“天府森林粮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发展川粮油、川畜、川菜、川果、川茶、川竹、川药等特色产业。培育“天府粮仓”等省级公用品牌,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依托新型工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同构,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加快发展。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创建农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研究院,推动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和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实施“天府农机”推进行动,加快“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发展智慧农业、生态低碳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出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立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十)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把市场主体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内外资企业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一企一策”支持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产业主导力强的领航企业、对产业链节点有控制力的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及功能性、区域性总部,深化与央企、军工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战略合作。支持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参与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链式协同水平。支持线上线下供需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提升“四川造”产品市场份额。实施“建筑强企”培育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业和四川制造精品。

  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竞相成长。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以降本增效为导向,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化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规范行政裁量权,依托政务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等,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更加包容和更具柔性的监管方式,全面提高线下“一窗综办”和线上“一网通办”水平,探索开展“免申即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精准化服务监管,完善市场主体数据库。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府承诺事项兑现办理等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让企业家放心创业、专心发展、安心经营。

  (十一)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构建主导产业明晰、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的园区发展体系。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新区,推动高新区、经开区提档升级。理顺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布局优化调整和扩容发展。实施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鼓励“链主”企业领办产业园区,引领基础工艺就近配套和产业集聚成链。加强化工园区认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指引和禁限控目录,引导合理布局、集群集聚。深入开展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文化、数字等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严格把控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依法依规推进低效闲置土地清理腾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和用途管制,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产城融合型园区提升品质、向城市综合功能区升级。

  四、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

  (十二)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转化。坚持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双向发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围绕产业图谱编制创新图谱,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开展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行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和利益联合协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应用。

  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大行动”,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传统企业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打造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推进天府大道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优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全面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提升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服务功能,形成基于应用和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格局。

  (十三)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推动中国(绵阳)科技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支持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第二批天府实验室,推进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整。支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建设晶硅光伏创新发展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面向行业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发的研究院,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十四)强化教育人才基础支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应用型高校办学水平。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主阵地作用,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设置一批新的学科专业。培育引进一批现代产业高端智库。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鼓励院校企业联合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提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水平。优化职业教育院校布局,支持建设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地方立法。培育壮大产业工人和四川工匠队伍。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省份建设,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

  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深入实施重大人才计划,弘扬科学家精神,引进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向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倾斜,实施经纬人才计划,建立产业人才需求库、目标人才库。实施重点领域人才专项,培育壮大青年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天府工匠等人才队伍。优化外籍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措施,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培育优秀企业家人才队伍。

  五、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撑保障

  (十五)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大力发展货运航空、货运铁路,加快建设“智慧高速”,推进国家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建设。发挥成都“双国际机场”优势,建设“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畅通长江黄金水道,推进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完善港口集疏运功能。强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构四川电网500千伏主网架,推进川渝、阿坝—成都东、攀西地区等特高压交流工程,实施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强外电入川通道建设,加快优化电源结构。加快现代水网建设,推进引大济岷、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长征渠引水等重大水利工程,提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谋划实施信息、融合、创新三类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建设,提升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运营效能,畅通四川—欧洲、四川—东盟双向跨境公路运输通道,打造国际物流中心。

  (十六)完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强化布局引领,建强成都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区,依托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其他片区产业协同联动,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大产业、细分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落实国家和省重大生产力规划布局和产业政策。强化财政投入,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整合财政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发力,支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产业韧链强群融合发展、企业做优做强做大、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产业项目提能增效、重点园区集聚产业等。重构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体系,打造千亿级母子基金集群。用好用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深入实施上市行动计划,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强化用地保障,坚持“凡用地、先挖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严格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健全产业用地多主体多方式供地制度,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建立重点支持类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省级统筹保障机制,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建立用地用矿审批“绿色通道”机制。强化用能保障,用好水电消纳产业支持政策,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和工业园区建立分布式能源保障机制,优化电力需求管理和有序用电方案,推进科学用能、节约用能,增强产业发展电力支撑能力。争取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地享受更大用气量价优惠。强化考评激励,优化目标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绩效管理,完善结果导向的分区分类分季激励机制。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显著的市(州)给予激励。对推进制造业发展进步明显的县(市、区),按规定在要素保障上予以倾斜支持。

  (十七)增强改革开放动力活力。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以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园区和省内共建园区、飞地园区为重点,构建统计分算机制,完善财税利益分享机制。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开展科技创新体集群改革,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数据要素创新应用,促进数据价值化。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资本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推进国家级、省级新区和开发区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更好发挥环境容量的引导和把关作用,健全环评服务保障机制,完善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鼓励将环境资源更多向实力强、技术先进、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企业倾斜,提高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

  推进产业高水平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大市场,进一步深化与重点国家(地区)国际产能、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加强与国内重点区域和毗邻省份的产业合作,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培育一批高能级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推进开放平台提能工程,支持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筹发展,争取新建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对标国际先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成都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优势产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大力招引高能级外贸企业和高质量外资项目,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建设贸易强省。实施产业招商引领工程,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联合招商机制,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资金链带动招商、跨市(州)联动招商、市场化招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内外资。办好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高水平举办以重点产业为主题的重大展会,扩大西博会、科博会等国际影响力。

  (十八)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和专题研究制度。建立省领导负责、省直有关部门分别牵头的优势产业推进机制,以“清单制+责任制”推进目标任务落实。统筹全省“一盘棋”和调动各地积极性,加强重点产业区域布局的省级统筹,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区域集中,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健全市县党政“一把手”抓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构建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体系,完善产业安全监管体系。鲜明正确用人导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注重在产业发展主战场培养、检验和选拔干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浓厚氛围。


原文链接:http://www.scspc.gov.cn/rdyw/202307/t20230703_444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