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片”体现“大民生”
药品问题直接关系到百姓看病就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人大代表也聚焦民生问题,围绕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2018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相继收到《关于建立对重大疾病一体化解决方案及药物保障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急抢救及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建议》《关于建立基于公益性引导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新模式的建议》等10余件与药品供应保障相关的代表建议。
国家卫健委以代表建议办理为契机,紧盯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通过保障“小药片”供应,体现政府“大民生”,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代表关注药品短缺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杨林花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18年11月发生的一起紧急事件——治疗恶性血液病基础用药阿糖胞苷短缺事件。
阿糖胞苷是白血病患者化疗最基础的药物之一,该药品80%依靠进口。2018年11月,由于国外厂商生产线停止生产而导致药品紧急停产,这使得我国很多医院在一夜之间就面临药品断货,患者的正常治疗受到了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卢林同样关注到了基础药品短缺这一问题。作为一名奋战在治病救人一线的医生,卢林发现诸如鱼精蛋白、西地兰注射液、他巴唑、地高辛片、青霉胺、硫酸锌、溴吡斯的明等一些珍贵的、已纳入医保的低价救命药都曾经出现过“难觅踪迹”“一药难求”的情况。
在调研中卢林发现,价格低、疗效好、销量大的救命药最容易短缺,这些药品短缺背后的直接原因大多是因为成本高于售价而导致企业无法维持生产,是经济性短缺而非技术性短缺。
“国家应承担起该类药品的供应责任,通过定点生产、国家定价等措施保证药品供应和质量。”此前国家定点生产鱼精蛋白、甲巯咪唑等药品,在卢林看来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两种药品再也没有出现短缺情况。但目前定点生产的药品品种太少,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他建议制定《急抢救及短缺药品目录》,对于临床诊治不可或缺、市场需求稳定的药品,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招定点生产企业,给予企业合理的利润,加强质量监管,保证供应。
杨林花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常用药物保障常态机制,通盘考虑包括血液病在内的各种疾病患者的常用药保障及安全问题,以有效应对突发问题。
对于代表建议,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在认真研究、积极吸收采纳的基础上,会同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以下简称国家联动机制)成员单位,逐步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顶层设计。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在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方面,制定了新的政策内容,强化细化原有政策措施,提出包括建立协同监测机制、做好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实施短缺药品停产报告、落实直接挂网和自主备案采购政策、健全短缺药品常态储备机制、加强价格异常情况监测预警、强化价格常态化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等8个方面的重要举措,为持续深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相关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打击垄断加大惩处力度
近年来,医药领域垄断行为一直是相关部门的监管重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单位多次查处相关涉事企业,但多位代表表示,目前急抢救及供应短缺药品原料药和制剂被控制、被垄断现象仍然存在。
“原料药、短缺药领域通过串谋提价、限产提价、拒绝交易等方式钻反垄断法的空子。”卢林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行为,是因为罚款金额和违法垄断获益相比,不足以形成对违法分子的震慑。他建议相关部门依法加强开展反垄断调查,对垄断原料药市场和推高药价导致药品短缺,涉嫌构成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加大惩处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方同华建议强化药品价格监管,加大原料药垄断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同时,鼓励支持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加大原料药生产,强化原料药供应保障。
在代表建议的推动下,相关部门持续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力度。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制定《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由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实施,组织开展医药领域反垄断集中执法。2020年以来,先后对多起垄断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国家医保局开展药品价格异常情况监测,全面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建设。
完善短缺药品监测体系
今后如何避免出现药品短缺的紧急情况,多位代表都提出了完善短缺药品动态监测的建议。
方同华认为,目前短缺药品监测主要以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为主,没有高效协同的监测网络平台,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建议加大短缺药品协同监测体系建设,实现短缺药品从生产供应、采购流通到临床使用等各环节、全方位的监控,进一步提高短缺药品监测预警灵敏度和及时有效性。
卢林建议加强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多源信息采集,加快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网络直报,跟踪监测原料药货源、企业库存和市场交易行为等情况,综合研判潜在短缺因素和趋势,尽早发现短缺风险,针对不同短缺原因分类应对。
相关建议推动国家卫健委建立完善了短缺药品四级监测和应对体系,搭建并完善全国公立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医疗机构出现短缺药品可随时登录系统上报情况,做到及时监测、及早预警,由县、市、省和国家四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逐级核实应对。2019年,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短缺药品监测和应对体系,将监测情况向国家联动机制各相关单位和地方通报,提示重点关注品种,做到信息共享共用,分级处置应对。
同时,国家卫健委持续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于2021年初步建立部门间监测信息共享共用合作机制,监测对象由药品使用端向生产端延伸,提高短缺药品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对处置能力,并协同相关部门及时指导、组织应对不同领域的药品短缺问题。(赵晨熙)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11/9abe12c68225454687f98bbcd41c33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