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令人感动和震撼的贵州传递给读者
8月25日,贵州作家欧阳黔森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中午以来,欧阳黔森的手机就一直叮叮咚咚地收到来自省内外作家的祝贺信息。但欧阳黔森的内心却一如往常般平静。在贵州省作协的办公室内,他忙碌地处理着一项项具体而繁杂的工作。
或许是因为工作模式下的他必须专注,无暇顾及外界“干扰”,又或许是因为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让其内心能起波澜的只能是创作本身。
“我生在贵州,长在贵州。书写家乡的山水,讲述这片土地上奋斗者的故事,让我对家乡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情。”欧阳黔森从小在地质队长大,在初中语文老师的影响下,有了成为作家的梦想。
19岁,稚气未脱的欧阳黔森成为一名地质队员,开启行走模式。他走遍了贵州的万水千山,他的写作也在一次次行走中融入了山水的灵气、生活的磨砺,文笔多了些许与年龄不相符的厚重。
欧阳黔森地质队员的工作经历让他练就了一个“一旦决定什么,就会勇往直前”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欧阳黔森也曾被“下海”的热潮裹挟过,但就在事业顶峰时期,他反而急流勇退重归文学,接续起中断8年的文学创作。从此,全国各大文学刊物上频频出现欧阳黔森的名字,在中国文坛发出独特的“贵州声音”。
从1985年第一次发表诗歌到1999年在《当代》发表小说《十八块地》,再到2022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几十年来,欧阳黔森获奖无数,光是国家级大奖就有16个,他写作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他的家乡——贵州。这也让欧阳黔森愈发理解了诗人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对欧阳黔森来说,伴随他成长的贵州,曾是一个贫穷的贵州,也是一个挣脱千年之贫困的贵州,这里有太多的好故事等待作家施展才华。
如何在书写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诸多作品中独辟蹊径,如何生动地反映精准扶贫带给贵州山乡的巨大变化?踏遍家乡的山山水水,走遍这里的村村寨寨。在跟乡亲们促膝谈心的过程中,欧阳黔森常常被感动、被震撼。
怎样用文学的方式把这种感动和震撼传达给读者?欧阳黔森将这份感动和震撼转化为一唱三叹的文字,他用精心的描写和精彩的讲述触动心灵,给读者带去深刻感受。
“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动人的作品。”在走村过寨的采访中,欧阳黔森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再完整、再精彩的资料,也不能代替到现场听老乡们的心声,看看他们的表情。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说:“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话语朴素却不简单,浓缩了脱贫之后老乡们的真实感受。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如果不是促膝谈心,作家很难捕捉到这样纯朴的话语,也难以受到这样的心灵震撼。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乌蒙山区采访时,96岁的脱贫户安大娘搬进了新房,衣食无忧,她拉着欧阳黔森一直念叨着,话虽听不太清,但她扬起的笑脸让他看得懂。喜悦的笑,释然的笑,发自肺腑的笑,是能够明明白白感觉到的。
在一线采访脱贫攻坚,欧阳黔森与老乡们谈心、交朋友。“事实上,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他们就会不自觉露出灿烂的笑容,这笑容真真切切地打动了我。这些笑容里,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给作家最深最足的底气。”
这份底气伴随着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的采写过程。《江山如此多娇》由5个篇章组成,《报得三春晖》一章在《人民文学》微信公众号3天即达到10万+ 的阅读量;由《花繁叶茂》一章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在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视频网站上获得高分。这让欧阳黔森再次确信,用心用情用功的讲述能够让人感同身受;用情,用真情,永远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创作原则。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无一不怀抱着炽热的爱国胸怀、现实关怀和浪漫情怀,用心感受,用情书写。
写这部作品之前,欧阳黔森的作品类别较多,有长中短篇小说,有诗歌、散文,有电影,有电视剧。在他看来,这样的写作,只要作者知识背景足够支撑人生体验,就可以天马行空地创作,而报告文学是非虚构作品,必须眼见为实,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无处不在,这些故事绝非一个作家可以任意编撰的,作家必须亲历现场,如实记录,“无论怎样编撰,都不如现场的故事精彩”。
2021年,欧阳黔森报告文学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创作完成。以历史的视角对乌蒙山区、武陵山区进行描述,穿插个人记忆,佐证史料,并在贵州各贫困地区进行漫游式的观察,记录和思考,用文学记录着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讲述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交出了无可替代的答卷。
“如果一个作家没有认识到‘你是谁,为了谁’这句话的含义,作品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呢?”欧阳黔森如此诠释他作品中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坚守良知的品质与追求。
在欧阳黔森看来,作家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精彩的故事归根到底源于现实本身的精彩,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动人的作品。贵州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经过顽强奋战,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无处不在,它们永远比想象更精彩,比虚构更感人。如果不踏上乡间田埂,哪能嗅到泥土的芬芳?不走进脱贫攻坚一线,近距离感受冒着热气的脱贫攻坚现场,怎能深切认识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
置身新时代新征程,参与并见证伟大的历史进程,作为作家,欧阳黔森感到无比荣幸。“我走遍了贵州17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在一年365天的日子里,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田间地头深入生活,熟悉这块土地,热爱这块土地,这就是我的优势。”在欧阳黔森看来,所谓创新、所谓突破,必须置身在自己的沃土上。
眼下,欧阳黔森又一部书写贵州乡村巨变的小说《莫道君行早》创作完成,他表示,自己将在乡村振兴和红色题材领域深耕下去。“用心创作,用手里的笔为人民书写,为时代存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相康)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577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