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纪念馆团队: 把红色故事讲得有血有肉
四渡赤水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 (受访单位供图)
在距离习水县赤水河中游土城古镇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第一渡口几百米之遥,屹立着一座四渡赤水纪念馆,每天向数以万计的游客讲述着被毛泽东本人称为是他军事生涯得意之笔的“四渡赤水”,和流传在赤水河畔的红色故事。
初秋的赤水河奔腾不止,沿河两岸绿树盈盈,河畔微风习习。
四渡赤水纪念馆自2007年建成以来,从名不见经传成长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
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一支敬业且热爱红色文化的优秀团队。
8月10日8时许,刘军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始了一天的繁忙工作。他当天的主要任务是整理文物资料,为近期策划临展做准备工作。在正式上班之前,他先要在馆内完成安全巡视检查工作,并翻看前一日游客留下的参观意见,以便于更好地推进场馆服务建设工作。
刘军是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2005年,纪念馆筹建时,刘军从林业系统抽调到习水县红色旅游领导开发办公室,负责红色文物收集管理。至此,他的工作也从林业转向陌生的文物领域。尽管跨专业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但从小生活在赤水河畔,对红色文化颇感兴趣的刘军来说,这份挑战和“兴趣”有关,自然不会觉得累。
“建馆之初,文物征集工作难度很大,但好在群众热情很高。”刘军说,纪念馆红色文物征集工作启动相对较晚,且当时的信息和交通不发达,为征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常常要出差几天,翻山越岭走到老百姓家中。
“红色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更能实现个人价值。”刘军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自己从事这份工作将面临怎样的压力。在他看来,红色文物保护工作是枯燥的,需要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
脱产读书不现实,刘军就白天做文物的收集整理,晚上进行读书学习。这样的工作节奏也让他得以快速成长。2015年,刘军被任命为副馆长,负责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改陈提升工作,尽管工作已经游刃有余,但他仍要利用晚上时间修改展陈大纲,最忙的时候通宵工作。
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和团队完成了图片收集、文物筛选、展陈布置等工作。2017年,纪念馆参加全国十大精品陈列评选并获奖。这让刘军很欣慰。他说,这是对他和团队的肯定,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只有爱这个行业的人才能做出的成效。”
充分发挥红色历史文化优势,讲好长征故事是时代赋予的使命。2007年底,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吕相璇考到四渡赤水纪念馆,成为一名讲解员。
吕相璇的讲解工作总是满腔热情地面对观众。在讲解中的旁征博引、因人施讲,反映的是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书籍,认真做读书笔记带来的厚积薄发。
“讲解工作非常有意义,不仅让自己思想得到洗礼,还能在其中汲取很多力量。”在同事眼中,吕相璇讲解水平的日渐增长,是其用勤奋与敬业,展示红色基因传承人的风采。
从第一批讲解员到宣教室主任再到分管宣教和艺术团工作的副馆长,吕相璇的成长见证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成长。每天早上,吕相璇都要组织宣教晨会,听讲解、看问题、排节目、部署社教工作……
“开口能讲,提笔能写,上台能演,遇事能办。”吕相璇告诉记者,近年来,纪念馆组建以讲解员为主体的“四渡赤水宣讲团”,着力打造“专业讲解员、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宣讲队、专家宣讲队”红色文化宣讲人才队伍,成为贵州省宣讲红色文化的主力军。近3年,又先后创建“女红军故事讲述会”“四渡赤水故事讲述会”等品牌。以“讲+展+演”相融合,深情讲述《雪山上的小太阳》《铁血女红军》等故事,在故事讲述中穿插观众互动表演等新颖的讲述形式,增加了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性。四渡赤水故事讲述会通过“一直播”“新华网”直播平台开展云上宣讲,累计300多个平台进行推送,20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吕相璇认为,新时代更需要优秀讲解员,带领广大群众感悟来之不易的今天。
6月29日,四渡赤水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文博馆员曹行燕出差济南参加央视《等着我》栏目录制。在她的努力下,红军老战士黄万先的后人完成了为父亲寻找赤水河畔救命恩人的夙愿,这次特殊的经历让曹行燕感触颇深。
曹行燕于2009年进入四渡赤水纪念馆工作,长期从事对革命文物的征集调查和宣传工作,是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评选的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
曹行燕说自己最喜欢做的是下乡采访。13年来,她采写整理了关于四渡赤水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故事、口述史等文章67篇,20余万字。她撰写的许多革命文物故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内容,走进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贵州大学等高校。
“革命文物就像璞玉一样,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却蕴含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气,基因之源。”作为一名基层文物工作者,曹行燕认为,只有挖掘好革命文物精神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展现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只有合理利用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传承,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让红色故事有血有肉,走进人民生活。
每一分成功都源自不同岗位的共同协作。在团队的努力下,四渡赤水纪念馆摸索出一条以“保护优先、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精准施策”为准则的传承保护思路。
此外,在创新思路抓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纪念馆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文物进行采集,为文物研究和保护提供数据基础;开发智慧博物馆管理平台,全面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云贵川50个重要“四渡赤水战役遗址遗迹”的资料收集、整理、影像数据采集,让公众更准确详尽地了解四渡赤水战役。
刘军说,未来,四渡赤水纪念馆将继续深挖土城乃至习水的红色文化资源,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标准,围绕“红色标杆、文化窗口、教育基地、度假中心”的定位,打造四渡赤水文化品牌,做大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助推土城“红培之乡”的打造,推动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5728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